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952)一、成立: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国旗——________;代国歌——《________》;首都——_____,改名为______;________;④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___________。2、盛典——开国大典(1949.10.1北京天安门广场)3、新中国成立意义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_____;结束了一百多年来_______的______,中国人民从此______,成为国家的_____。国际:壮大了_____、____和_____的力量,鼓舞了世界______和被______争取解放的斗争。二、巩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1、西藏和平解放:时间——____年方式——_____人物——______意义(结果)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10~1953.7)原因(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经过: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英雄事迹——舍身堵枪口的黄继光;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结束:1953.7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3、土地改革(_____年冬~_____年底)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50年颁布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__________,实行农民的_________。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_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______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_________,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______准备了条件。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3~1966)工业化的起步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背景:(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相应地培养________。成就:★工业:______大型轧钢厂、_______制造厂、__________等。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___;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交通运输业:建成“一桥(_________)三路”(____、____、_____)(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______的面貌,向___________迈进。2、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制定机构:第一届___________内容:规定我国坚持______,坚持_________,一切权力属于_____。性质: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指的是国家对____,_____,和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农业、手工业分别成立________、__________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_______________——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_______。3、意义:(1)实现了把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的任务。(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__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年)良好开端——_________________年矛盾:正确分析了当时存在的_______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_________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________。严重失误——______和_________①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设社会主义”。表现评价: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______。③______。④忽视了______。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主要标志: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