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发表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板书(请做笔记)春秋战国孔子私学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仁礼儒家孟子荀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庄子第10课变革的时代与百家争鸣墨家墨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板书《论语》孔子讲学图学在官府学在民间板书提问:百家争鸣是否有一百家?“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实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板书道家篇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板书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称他为庄子,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板书儒家篇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著有《孟子》一书。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孔孟。板书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吸收,成为融汇百家的大学者、大思想家。著《荀子》三十二篇学说内容:“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性恶论”“君舟民水”板书墨家篇墨子学说内容:兼爱非攻尚贤板书法家篇道家篇韩非子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著作有《孤愤》、《说难》等。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一书。战国末期综合各主要学派的大思想家。板书小组讨论:一、诸子百家的学说有什么样的关系?二、诸子百家的学说的繁荣,有何深刻社会原因?板书诸子学说繁荣的社会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板书填表学派代表主张著述道家儒家墨家法家李耳庄周孔丘孟轲墨翟韩非朴素的辨证思想道法自然“仁”、“礼”等“仁政”、“民贵”、“君轻”“兼爱”、“非攻”“以法治国”《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板书每人说一句话诸子名言,并告诉大家这句话属于那个学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