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工作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各级组织及各个企业的重视。实践证明,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近年来我单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故及险情事故来看,除了不可抗拒的“天灾”外,绝大多数是“人祸”所造成的。因为机械是人操纵的,规章制度是人制定的,也必须人人都去严格遵守执行方可有效,确保安全。一、思想认识提高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形势下,施工企业“吃饭”靠上级,仅完成指令性的施工任务即可。在此形势下,对发生的事故处理,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批评从严,处理从宽,下不为例,成为过去事故处理的“准则”。因此,造成职工对发生事故无所谓的心态,及固有的思维定式,应当说这一负面效应至今仍未完全根除,也是当前搞好安全生产的最大思想障碍。当前在路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十分艰难,任务不足、工期、质量等方面的压力始终困扰着企业。施工企业许多职工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安全生产与企业信誉、企业形象及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安全是企业的灵魂,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既然把安全比喻为象人的灵魂一样,那么,在企业管理中就应该在第一位的位置。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出现重产值、轻安全的现象及种种表现。虽然这些现象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中所造成的,但说明我们在思想上对安全生产的重视还不够。因此,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思想认识入手。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本着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态度去抓安全生产。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的教育,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质量意识,从思想上构筑牢固的安全防堤,安全工作才有基础。二、人人遵章守纪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规章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遵循客观规律的经第1页共3页验总结,是用生命或血的代价换来的教训。因此不是可要可不要,可执行可不执行,而是必须无条件的一丝不苟地执行,否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而抱恨终生,而且这方面的教训和代价是沉重的。规章制度强制性规范人们的行为,规定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人对这种约束很不习惯,这是违章作业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有的违章所幸未造成事故,这是侥幸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有的酿成大祸最终后悔莫及。因此,应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三、贯彻逐级负责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是在当前形势下,为搞好安全工作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把安全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通过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以达到规范管理、强基达标的目的。逐级负责制,改变了以往安全工作是少数人的管理和少数人的风险的模式,成了全员的风险,人人参与的管理,并采取了与个人切身利益挂钩的机制,使此项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安全贯标工作与逐级负责制相辅相成。通过贯标工作使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加完善了逐级负责制,使安全工作达到有序可控。四、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是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有人说。“问题发生在下边,根子在上边”,这句话不无道理。从管理角度来讲,“管”主要是管人、管物、管事,而管人是核心。用什么样的人去管什么事,是一名称职的领导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而“理”则是理顺上下左右的关系,关系顺,政通人和,就能有力地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就不难看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告诫我们的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到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做。只要我们的干部人人都带头遵章守法,领导说的话才有人听,违章行为才会得到真正有效地遏制。小平同志曾说过:“领导就是服务”。第2页共3页这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应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为现场服务,身体力行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融洽的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