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的线条》教学反思艺术组郭帆《会变的线条》是人美版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第十五课的教学内容。这一堂课通过演示课件,观赏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本节课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画画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利用动画、图片资料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课上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观察、思考、讨论、创作中来,让学生自主地控制学习活动。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在做画时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活跃了学生思维,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首先,我利用一段线条画直接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又展示生活中带有线条的物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举例说说自己身边喜欢的线条实物。还请学生欣赏我搜集到的线条绘画作品,使学生通过欣赏和观察,了解线条在生活中的运用,在绘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其次,再让学生欣赏多幅画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加深学生感受线条的特性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用双手画出自己心中喜欢的线条。通过学习,学生创作出很多有变化的线条作品,有的同学的作品还极富有创造力。最后,我又在演示画线,让学生在本节课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想象力,继续加强平时对美的观察、思考,自己回家以后还能够利用所学的线条知识装扮自己的生活用品,起到了课后拓展的作1用。艺术教育以它固有的美活跃了学生的身心,谐调了他们的情绪,陶冶和美化了他们童真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他们在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的同时,创造着更美好的艺术。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自主。使这节课真正成为了充满情趣、充满灵动的“绿色”美术课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