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研讨课“情趣”教学模式尝试课——《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育才小学:魏家红教学内容:课本第16-17页内容。(3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会用三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编制和掌握3的乘法口诀,记忆3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九格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需要几个轮子”情境。2.激趣揭题:需要几个轮子【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也把本课的主要研究问题引了出来。】二、趣中探疑,培养情趣。1.画一画。(1)出示九格图。(2)引导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师: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3)学生画图。2.数一数,填一填,议一议。(1)出示表格。(2)学生动手填表格,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讨论:从这张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4)全班汇报交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①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②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3.利用表格编制口诀。根据表格,一辆车有3个轮子,让学生说是1个3。并且列出乘法算式,再编制乘法口诀。2辆车需要6个轮子,也就是几个3?学生列乘法算式并编制乘法口诀。接下去,学生独立列算式编口诀。(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全班反馈,补充课题。(师板书3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制口诀,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交流并记忆。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3的乘法口诀。师: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在全班介绍交流时,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3是“三六十八”,减个3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口诀。【设计意图: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探讨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进一步体会3的乘法口决的规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也可以提高孩子记忆的兴趣。】三、拓展延伸,升华情趣。1.对口令游戏。2.找朋友。3.过河。4.送小兔子回家。5.数学故事。(这个故事的教育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中所包含的现实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淘气诚实、不贪小便宜的好品质,更值得大家学习。故事最重要的情节是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及意义后,再让小组合作解决淘气买书时遇到的数学问题:淘气买书应付多少钱?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数学故事”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学科本位,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设计意图:利用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把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全课总结。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回家后,要做两件事:①把3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②把今天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考考他们知道不知道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设计意图:低年级不布置笔头练习作业,但要把课堂学习自然地延伸到课后,教师可以恰当地布置一些家庭学习任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互动,让家长了解、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