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鲍峡镇余家湾中心小学一名普通教师,现年五十多岁。自一九八五年三月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在偏远贫困的余家达寺沟教学点一待就是十二年,后由于教学点合并来到余家湾中心小学至今。从走上讲台那天起,我就把教育事业当作终身职业,二十八年风霜雨雪,二十八载苦辣酸甜,从没动摇我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没有减少我对学生的炽爱,没有削弱我对知识的渴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我的职责,为发展山村的教育事业贡献我的微博力量。一、当教师我无怨无悔余家中心小学分校达寺沟教学点的教师谁也呆不长;经常调换,八五年三月我放下锄把,登上讲台。初为教师,一切从头开始。分校只我一人,既是校长又是教师,二十多名学生分三个年级复式教学,要备五、六个教案、讲六节课,还要批改作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是辛苦,尤其是大雪封山,教学工作更难以开展。记得八九年农历冬月的一天,早晨起床一看大雪封山,我想学生小,上坡下岭。“学生今天会来上学吗?”我行了40多分钟来到学校一看只有三个三年级的学生,二个二年级的学生,一年级的一个也没到。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来齐于是我给到校的学生讲了一会课文布置了一些作业让他们拿回家做。随后我就徒手一个人来到家住学校后山上的什甲涛和什叶旭家。来到他家时我的破棉袄已经汗湿了,旧棉裤已被大雪打湿到了大腿,双脚被厚厚的黑土泥包裹。“我想幸亏是我来了,孩子这么小怎么能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上学呢?”只见什甲涛正在和爸爸妈妈在火炉边烤火,看到我的到来很是吃惊,我说明了来意家长很感动的拉着我的手说谢谢老师了,搬来板凳让我坐,顾不上寒暄我就吩咐学生拿来课本讲解起来,随后布置课后练习,叮嘱在家完成并复习刚刚学过的新内容等到明天雪化了再来学校来上课。告别他们我又急急忙忙的赶往西边山凹里的叶旭家讲述着刚刚的内容。因山高不便,也不想给家长们添麻烦,我一一拒绝了他们的热情挽留,举步维艰的滑下山坡,,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里的静悄悄的,偶尔的鸟叫也让人有些害怕,我加快了步伐。感到学校时已近大黑了,整理好回家备课的资料,锁好学校门又急急忙忙往家赶。回来时孩子们都睡了,锅里温着饭,爱人还在忙着剥包谷。爱人看着我一身狼狈相又是心疼又是气的说“又是这样一入冬,一下雨一下雪上学教书这么难,不教了!我笑了笑,给爱人做起了思想工作。我已记不清这是给爱人做的第几次,做了多少次!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我就要努力把它做好,把山里的孩子们教好。看着一年又一年从我手上完成学业的优秀孩子们,我看到了希望,我感到很满足、很充实。我是满手老茧拿起粉笔的,知识的占有滞制教学工作,所以我自学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同时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和经验。为适应教改的需要,我自觉参加学历进修,刻苦学习于九二年中函毕业。二、激情满怀,无私奉献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高中毕业后,闵家沟村书记就想让我教书,可是父亲也是干部却说;村里不培养女教师。这样我干了几年农活后,梦想成真的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我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我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我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学生才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所以,我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我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三、率先垂范,身教感染在教育学生时,我想“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我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这些年来,我明显地感觉到:我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