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3、培养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你认识图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吗?2、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二、探究新知。1、整理数据:师: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数数、画“√”、画“○”、写“正”字等)学生小组合作活动,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进行统计,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上台演示。2、分析比较。(1)上面这几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2)象形图和条形图两种方法,哪一种表示更清楚?(3)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汇报: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图能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3、板题:像这样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它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图中还有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1格表示1个单位)等。4、巩固练习:完成教材95页“做一做”。三、课堂练习:(练习纸)1、2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完成100页练习十九第1、2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