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民俗文化弘扬民族传统大庆市28中学吕元元端午日说课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2.欣赏作品展现的优美画面和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3.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对赛龙舟精彩场面描写的赏析。2.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教学难点: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活动探究法;3.集体讨论法。一、激趣导入(3分钟)二、预习展示(10分钟)三、高效探究(10分钟)四、能力拓展(7分钟)五、当堂检测(6分钟)六、当堂小结(2分钟)七、布置作业(2分钟)教学流程:同学们,知道湘西是哪里吗?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到湖南那神秘的湘西,咱们还要在那里过节呢(端午节)!激趣导入:端午日沈从文大庆市28中学吕元元学习目标: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培养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3.培养合作团结的精神。语文学科分组:字形组解词组朗读组常识组材料组校正组作者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长河》,《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预习展示文学常识zhàn蘸línglì伶俐chánguǒ缠裹léigǔ擂鼓nàhǎn呐喊zhùwēi助威dòng峒guàn鹳qiú泅水正音正字预习展示莫不:没有一个不,无不泅水:游泳不拘:不论与民同乐: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解词义预习展示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与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否相同或相近?哪个习俗最吸引你?预习展示读书时光1.请大家快速找出龙舟与日常用船有什么不同?高效探究高效探究读书时光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2.有感情地朗读挑战主持人3.思考这里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赛龙舟场面的?高效探究4.合作探究你会联想到什么?高效探究5.这样激烈的比赛过后有一定有丰厚的奖品吧?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品是什么?是不是获胜的龙船上所有船手都有呢?那他们图的是什么?最佳现场1.对这场赛事进行报道要求:介绍自己方位,介绍所见所闻,力争达到最佳效果能力拓展超级演说家2.向大家讲述你见过的舞龙或者扭秧歌场面能力拓展当堂检测沈从文先生的《端午日》不仅让我们感受湘西端午节的热闹气氛,也使我们扪心自问,你好好过节了吗?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节日呢?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总结布置作业1.抄写描写赛龙舟的场面课外积累布置作业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文化遗产,结果一举获得成功,从这一年起,世界上的人们都知道端午节是韩国的文化遗产。2.你觉得怎样才能过好传统节日?(写一段你的设想)3.描写一个拔河的场面布置作业团结协作板书设计:端午日沈从文课后反思:《端午日》这篇课文紧扣“端午日”这个主题,按时间顺序展开,表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风俗,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我的教学重点放在“争先划船”的品读和领悟上,既做到了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不忘让学生局部咀嚼品味,教学成效显著。在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利用与教材相关的资源,如让学生对赛龙舟场面进行报道,使课堂呈现开放状态,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把课内与课外、课堂与生活沟通起来,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