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教学设计宝鸡市高新区天王镇伐鱼小学梁永利【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前俯后仰、黏稠、推测等词语;(2)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3)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总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老师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老师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成果,请同学们完成桌上学习卡的第1、2两题。教师出示:学习卡1、2两题1、我会读。飒飒拂拭黏稠腐烂掸掸翅膀重重包裹2、我会写。飒飒黏稠二、初读感知。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你能说说课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特点吗?(硬、透明、有两个小虫子。)2、这块琥珀又有什么价值呢?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三、研读感悟。1、是啊,从琥珀里我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更能推测出发生在当时的故事。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默读课文,讲讲作者都推测了那些内容?把你找到的内容用横线划出来。仔细读读,圈圈重点词语并在旁边写写感受。2、学生默读,教师巡视,并提示默读要求(默读要有速度,不要出声,不要指读)3、指名学生汇报找到的句子:(1)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一万年了。推测故事发生的时间。“约摸”是什么意思?大概估计。请你用“约摸”造句。(2)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推测故事发生的季节和当时大陆与海洋的位置关系。文中对太阳的描写有几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推测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长有松树的树林。(4)蜘蛛刚扑过去,忽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推测故事发生时两只小虫间发生的事情,非常巧合。重点体会刚、刚好、一齐这几个词语的的作用。你能找到其他证明这件事发生的非常巧合的句子吗?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5)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推测小虫挣扎过。(6)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推测松脂一直滴。以上是松脂球的形成过程。(7)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推测松脂球变化石需要时间非常长。(8)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推测森林被海洋淹没,地壳运动、松树腐烂、泥沙掩埋。以上是松脂球变成琥珀化石的过程。4、现在请同学们将我们发现的这些推测加以组合,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讲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脱离课本5、听了同学刚才的简单介绍,再让我们来读读作者的描写,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谁的好?为什么好?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形象,用上了拟人、比喻等写法。6、小结:是啊,同学们,作者的描写跟同学们简单讲述比起来更生动,更有趣,那是因为他在描写时运用了适当的修辞手法,这是我们在平时写作可以借鉴的地方简单的推理也可以变的有趣,枯燥的文字也能让人读来津津有味。四、结束:今天的课上,我们做了心思敏捷细腻的推理家,还过了把朗诵的瘾,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五、板书设计琥珀时间——形成松脂球形成琥珀化石被人发现——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