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新疆金融资源配置研讨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配置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已成为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依靠市场手段配置金融资源,虽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并不适合这种配置。经济发达地区金融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短缺,这种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性,直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缩减营业网点,同时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资金外流严重,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缺乏,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也随之降低,扩大了区域差异和贫负差异。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金融资源配置,已成为引起社会不稳定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一、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金融资源短缺的原因分析(一)银行金融服务积极性低,加重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在银行业的经营理念上是属于经营风险大,成本高的地区。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进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积极性及金融服务主动性较高,而不愿介入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以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已有50%以上营业网点已被撤出,呈现出居民办理一般金融业务难的局面,严重降低了银行在居民眼中的形象。另外,我国全国性金融机构实行分行制,由于实行贷款集中管理,信贷政策权限受限等因素,基层金融机构的贷款自主权、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及实效性大大减弱。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所吸收的存款,在全国范围内调节使用,使存贷比例不断降低,扩大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二)统一的信贷政策,扩大金融资源配置的差异银行是特殊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又要保正资金的安全性,又要实现效益最大化。全国性金融机构统一制定信贷政策,从总行到基层行的经营目标是重点支持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和重点项目来增加利润,而经济落后地区的一些项目很难得到国有银行的资金支持,这种倾斜差异,对经济落后的地区形成不利影第1页共5页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企业和农户,已成为国有银行贷款排斥的对象,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三)金融支持产业差异性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放贷环节上,对不同产业所表现出来的“惜贷”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认为农业是高风险产业,对该行业表现出很强的“惜贷”态度。20XX年全国三大产业的比例为10.1%:46.8%:43.1%,新疆为17.3%:50.0%:32.7%,而XX市为31.8%:19.1%。49.1%。同样XX市和克州等地区第一产业占的比例也高于全国和新疆的比例,这些区域又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商业银行自然吸收的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存款,几乎不发放贷款,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农业相关的中小企业和农户就很难从银行贷款。例如,XX市XX县区20XX年各项存款余额为9.15亿元,贷款余额为1.372亿元,存贷比例为14%,其中农业银行各项存款为5.73亿元,贷款余额为0.00596亿元,存贷比例不到0.1%,存差是5.72404亿元。邮储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1.65亿元,贷款余额为0.0951亿元,存贷比例为5.8%,存差是0.699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存差较大,导致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四)贷款主体提供有效担保品种难度大贷款担保是银行除了考虑贷款主体归还能力以外,还要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做为必要条件。根据全国统一担保法的有关规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无法提供有效的贷款担保。银行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调配担保种类,从而形成贷款难的问题。虽然经济欠发大地区当地政府出资建立担保公司,由于担保公司的数量和规模较小,不适应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担保要求。其次是担保公司收取相关费用的原因,使贷款主体的负担加重而放弃贷款,引起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五)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金融创新不足我国银行业务的同质化较严重,各个银行之间没有特殊性的差异,不同贷款主体的经济活动在设置相关业务时,缺乏对第2页共5页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主休金融业务的宣传、研究适合当地的有关业务意识。另外,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在年初,而中小企业及农民又在不同阶段有资金需求,因此很难通过银行贷款满足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