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VIP免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_第1页
1/5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_第2页
2/5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_第3页
3/5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二册第9、10页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及练习四的1、2、3题。二、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认识比例中各部分名称,能指出内项和外项。(2)掌握组成比例的必要条件和方法。(3)会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组成比例,检验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能用两种形式写比例。(4)培养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归纳能力。(5)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是理解比例和性质;教学难点是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能正确组成比例;教学关键是会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检验两个是否能组成比例。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激情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激趣法引入新课,用学生感兴趣的人体上许多有趣的比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组成比例,用形象直观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渗透学习目的教育。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许多有趣的比,例如:将拳头翻滚一周,他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也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呢?比如:你到商店里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底在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身高。这里,实际上是用这些比组成一个个有趣的比例去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是比例吗?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这样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跃跃试试的情况下进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参与本课知识的学习。2、知识准备引入新课后,一口答的形式,求出六个比的比值,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可以用等号连接。(1)求比值的口算训练2:3=0.5:0.1=4:20=0.4:0.6=(2)观察以上几个比中有没有比值相等的比?如果有请找出来。(3)说出一个和18:9比值它相等的比。通过这样设计,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比例与比有关,渗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找出知识的连接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为理解比例的意义做好铺垫,同时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二)导学阶段3、教学比例的意义出示例1后,学生读题,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图看表,想一想:这辆汽车第一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比是:,比值是();第二次呢?能用分数表示吗?象80:2=200:5,2:3=0.4:0.6等,这样的式子都叫做比例。同学们观察,到底什么是比例?小组讨论,将比例的意义归纳出来。教学比例的意义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里我采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从而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渗透了学法的指导。由于本节课知识块多,因此我采用了讲讲练练的形式,使本课知识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接受。讲完比例意义后,设计了基本练习,发散性练习和一道比与比例概念的对比练习。这四道题都紧扣比例意义,面向全体,使学生在思考、讨论中进一步加强对比例意义的理解。(1)比例特征练习a.比例由几个比组成?b.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c.能否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2)根据比例的意义做几个练习a.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1:5和3:1210:20和30:60b.判断下面每个式子是不是比例,为什么?10:11()8:10=0.8():()7:14>28:14()(3)写出两个比值是3的比,并组成比例。(4)练习四第一题,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4.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的双边关系亦实现从扶到放的转变。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5.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80:2=200:5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回答:2:3=0.4:0.6。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小结: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检验组成的比例对不对?并提问:4:9...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