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五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化学注意:(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古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床,金做马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3.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铁片生锈火药爆炸B、蜡烛熔化空气液化C、蒸发水电解水D、蜡烛燃烧滴水成冰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煤气做燃料B.用铁制成锅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用铜做导线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正确的操作是()A.装药品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C.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应倒放在桌面7.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D.自然界中发生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8.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状态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元素种类9.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氢气+氧气点燃水B.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C.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D.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10.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气B、氧分子C、氧原子D、氧元素1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分子间有间隙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12.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13.从安全、环保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过氧化氢催化分解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C.氧化汞受热分解D.通电使水分解1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C.二氧化锰可作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不是该反应唯一的催化剂1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1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B.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C.冰水混合物D.空气17.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紧靠烧杯的内壁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海水、自来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D.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19.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0.如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1姓名班级考号座号------密----------------------封------------------------内------------------------不-----------------------得-----------------------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