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练习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第6题4分)题号12345得分DBDDA6、略(4分)7、古诗文默写。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④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⑤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有一句被誉为“奇偶佳对”,这一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⑥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构成一个很有点吃惊却情趣横生的意境的句子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8、①倒塌。②终于,到底。③埋没。④通“癫”,疯狂。⑤只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9、圮(pǐ)棹(zhào)铁钯(pá)木杮(fèi)10、①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②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11、.“讲学者”凭借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经验,认为石狮会沉入原来的水下,因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然而“老河兵”因为常年和河水打交道,深谙其中道理,并且最终“果得于数里外”,进一步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这正如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1)夕阳、落花、归雁。(2)这两句字面上写景。实则“无可奈何花落去”,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无奈,是对过去不可挽回的叹惋。“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的是物是人非和时事的变迁,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13、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14、是指通过对比的研究,我们可以破解生物进化之谜。15、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16、晕,里红外紫;华,里紫外红;虹,彩色圆弧;霞,红色。17、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18、指蟋蟀的巢穴或洞穴。19、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20、(1)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因为“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追求生活质量,讲究生活享受。(2)因为它挖土的工具只是自己的前后足及腿上的“钳子”、“锯”或“耙”作者说蟋蟀住宅工程“伟大”,是与它“那样简单”的建筑工具相对比而言。蟋蟀用“那样简单”的工具建成这样的住宅,真是费尽了心血和力气,确实不容易,堪称超能量的发挥了。21、因为作者能抓住蟋蟀“住宅”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启示:要把事物写得生动,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22、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