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慈母情深设计者蔺建生单位(学校)安阳县许家沟乡第三中学授课班级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8-11课件诵读诗句内容BG创设情境4′自制18-11课件课文内容概述EC初步感受5′自制18-22课件表现母亲品格的句子GE、H感情朗读品悟17自制18-33课件对母亲的感激GF感情朗读品悟6′自制18-44课件练习题目内容IJ检测所学内容8′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章节名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8、慈母情深学时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学生特征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他们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8-1掌握字词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18-2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18-3情感体验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18-4检测反馈通过让学生当堂练习,检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再一次感受母爱,升华情感。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通过教师提示、引读,学生品悟;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运用不同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教师引读,学生品读板书设计18、慈母情深瘦弱贫苦辛劳通情达理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过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第2页一.情境导入1、欣赏。2、齐读课题。3.了解作者。1.诵读诗句,创设情境导入。2.板书课题。3.作者资料简介。PPT课件1-3开始二、整体感知自由读文,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划出感动自己的、描写母亲的句子。概述文章内容。PPT课件4、5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用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讲了一件什么事?2.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活动一:活动二:训练学生搜集信息和概括文章的能力。三、研读感悟体会“失魂落魄”1.哪些语句说明我想的“失魂落魄”?(文中找)读课文的1~4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件容易的事的语句。感知母亲形象及“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1、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的品读,凸显慈母形象。2、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热爱之情。PPT课件6-16通过感知作者买书愿望强烈的同时也感知家贫。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1、根据提示,找出相关语句,品悟母亲形象。2、读中再现情境,读中体会感情。并发表自己见解。让学生在深入阅读、充分感悟中品味文字,习得语感,领悟文章遣词造句之妙。四、拓展延伸1.正像一首歌中所说——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同学们,母爱的伟大就在这点滴的细节中,让我们静静回忆,讲述自己妈妈的故事。PPT课件17、18拿起手中的笔,把心里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由人及己,感受身边母爱。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