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48页教材分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因此可以把它理解为比的应用;另一方面,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成比例的,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都可以列出比例式来求解。所以,教材把比例尺安排在比例之后教学。本节课主要是认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有两种形式——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例题结合图形的缩小来教学比例尺,通过计算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来引出比例尺,会用不同的说法说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相机呈现线段比例尺。“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比例尺的实际意义,既帮助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又沟通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联系;第2题判断题,加深对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对比例尺计算公式的理解。第3题选择题,利用公式求比例尺,进而达到对公式的熟练程度。教学目标:⑴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⑵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具准备:直尺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这样,我们先来画几条线段,先在你的纸上画一条线段是五厘米的线段,把你的直尺和你的练习本准备好,哦,有的同学非常快就画好了,再画一条,画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画好的同学请举手,呀,好像段老师刚才说的两道题没有什么难度是吧?好了,接着画,画个有点难度的,请你在纸上画一条10米长的线段,呀,有的同学不知道怎么该怎么画,遇到什么问题了,(开始提问学生)这位同学你遇到什么问题了?(纸不够大)纸太窄了,哪位同学有什么好办法,请举手回答,说一下你有什么好办法,(同学回答,用比例的方法)你是把10米的线段怎么处理的,哦,你来说说。(同学回答,用10厘米代表实际的10米画的)哦,你是用10厘米代表10米画的,那同学们说说可不可以,(可以)恩,看来大家挺会想办法,刚才这位同学用10厘米来代表10米长的线段,(板书10厘米10米)那么这种方法同学们也认为是可以的,实际上呢,你画在图上的10厘米我们把它叫做图上距离(板书图上距离,)他代表的实际长度我们叫做实际距离(板书实际距离)刚才这位女同学呢,用10厘米的图上距离代表10米长的实际距离,其他同学你是怎么画的?那哪位同学利用老师刚才说的方式自己再说一下,你是用多少厘米代表了10米,谁来告诉我?(提问学生,由学生回答)哦,这位同学也是用图上距离10厘米代表了10米,可以吧?那其他同学会不会现在也用图上距离十厘米来表示实际距离10米。哦,我们有没有发现物体过大或过长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比例的方法把它缩小画出来,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这是什么?(地图)对,是我们国家的地图,那你仔细看看老师让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动大屏幕)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越来越大)哦,同学们发现我国的地图变得越来越大,那同学们在看下幅图,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国旗)那你再仔细看看,他又有什么变化?(也是越来越大)哦,同学们刚才观察这两幅图都是越来越大,那说明他们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谁来填一填,(学生回答)集体回答,(大小变了,形状没变)那这两幅图是采用的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如果让你实际画我国地图的画,你可以画出来么,哦,对了,也是采用刚才同学说的,通过比例的方法画出来的,那张老师想让大家再动手画一画,我们教室目前长是9米,宽是6米,你能不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件教室的示意图,能不能?(学生回答,能,自己动手画)好了,刚才大家都画出了教室的平面图,那谁能展示一下你自己画的,你是怎么画的?(学生自己上台展示并解释,学生是利用图上距离9厘米代表教室实际长度9米,然后又用图上距离6厘米代表实际长度6米)好,那同学们说可不可以?(同学说可以)好,非常好,她是用图上距离9厘米代表实际长度9米,图上距离6厘米代表实际长度6米。那有没有跟这位同学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