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五林中心校卢春梅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九课时。1、教材的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有关0的除法,它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笔算除法及除法验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0除法的算理,探索合理的竖式。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让学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6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本节我安排了例5、例6。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3、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索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二、教法与学法1、教法:用课件出示以“兔子和猴子找食图”为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自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讨论理解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2、学法: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三、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笔算除法的基础较扎实,只有一小部分学生笔算算理理解不够;另外,三年级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针对此特点,创造了生活中有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复习铺垫,建立联系--→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领悟算法--→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回顾反思,升华提高。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究例5。1.活动一:分西瓜课件出示:教师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展开情节,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体现数学问题。(1)故事听完了,谁能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一开始每人能分到几个西瓜?怎样列式?(2)西瓜都被八戒吃光后,其余三人每人能分几个?怎样列式?师:“0÷3”为什么等于0?谁能借助情境说说理由。(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先说一说,再指名回答。)师: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5个人的话,怎样列式解答?谁还能写出一些这样的算式?2.活动二:总结规律(1)观察这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2)质疑讨论:0÷0=?a.讨论:学生说出0之后问:还有不同想法吗?有了想法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要说清自己的理由。b.交流:分别写出不同的结果,验算的方法出现后,让学生再说一遍,追问引出其他结果,感知商的不唯一性。c.明确:通过验算我们知道了,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0的商可以是任何数,答案不确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那么,这里的“0除以任何数都得0”中的任何数不包括几?学生读后齐读: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探究例6。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验证”,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接下来我们就运用这个结论来学习“商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1.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1)出示例6。a.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b.求李思(万青)家的平均每月用电数应该怎样列式?c.判断并估算:这两道算式的商各是几位数,大约是多少?(2)计算第一道算式。我们先一同来完成第一道算式,请看学习要求:a.先用竖式独立计算(1)题,想一想:这道题与之前做过的题有什么不同?b.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重点说一说:竖式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c.展示汇报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3)学生独立计算、合作学习。(4)各组展示汇报,重点:a.把竖式不简便的和简便的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学会简便写法;b.弄清此题与之前题目的不同:商的中间有0;c.通过“注意”,明确“0的占位作用”。小结:刚才同学们利用学过的方法,独立列竖式解决了这道题;而后又通过合作学习找到了“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竖式简便写法;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