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的导课设计——先声夺人的开端,事半功倍的效果导课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一门艺术。巧妙的导课设计能先声夺人,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起探究欲望,为一堂课的成功开展铺下基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新闻引导法这是一种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关心热点新闻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导课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在教学“Excel的数据保护”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据一则新闻报道,有人将国内一些大腕明星的电话号码等个人资料公布在互联网上,这些明星从此经常受到追星族的电话骚扰。这则新闻提醒我们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需要保护的资料。我们在使用电脑时,就必须注意保护电脑中资料的安全。今天学习的“Excel的数据保护”就是要教会大家如何保护Excel文档内的数据。热点新闻常常令人耳目一新,巧妙利用它来导引教学内容,容易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二、悬念探究法悬念可以使人产生急切期待的心态,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通过设置实验来形成悬念,则更具有新鲜、可信的特点。我们在教学“Word自动更正功能”时就是用实验激疑法成功导课的。课一开始,我请学生先做一个小实验:启动Word应用程序,在打开的空白文档中输入“拐弯末角”“理曲词穷”“瞠目洁舌”词汇,然后仔细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一会儿,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输入的这三个词自动变成了“拐弯抹角”“理屈词穷”“瞠目结舌”。这时有学生说:计算机具有自动改错字的功能。教师接着说:那么再请大家输入“说山道四”试试。同学们很快就发现,这次计算机并没将“说山道四”中的错字“山”自动改正过来。于是,同学们心中产生了“计算机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有自动更正功能”的悬念,自然引发了同学们对Word自动更正功能的探究。三、作业前置法教师一般都在教学结束时布置作业。运用作业前置法,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公布作业,让学生带着急切解题的心理进入新课学习,常常能提高学习效率。设计的作业若能吻合学生的爱好,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教学“电子邮件的使用”时,恰逢第二天是教师节,于是便设计了这样的导课:去年教师节只有部分同学给我送贺卡,今年我可不客气了,你们每人必须送我一份时尚的“厚礼”。听到老师“索礼”,全班同学都楞了,礼品怎么也能当作业布置呢?接着老师又说:我所索取的礼物就在今天布置的课后作业里。此时屏幕上出现一道作业题:“请每位同学发一封电子邮件给老师。地址:jpzx@163.com;主题:教师节的问候和教学建议;内容:给老师教学提一些建议;附件:电子贺卡。”同学们立刻被吸引,带着浓厚的兴趣认真投入学习。四、情节激趣法以介绍适当的知识背景来导入新课,也是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我在教学“计算机系统组成”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课: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了计算炮弹弹道轨迹,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摩尔工程学院一起,花巨资共同研制了能自动、高速、精确计算的电子计算工具。三年后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诞生,名为ENAIC。在这项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具有标记性的科技成果的研制过程中,美籍匈牙利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起了关键的作用,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设计思想,从而确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从那以后,尽管计算机以每十八个月一代的更新速度迅猛发展,但始终遵循这一设计思想,冯.诺依曼也因此赢得了“世界计算机之父”的美名。那么,什么叫计算机的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冯.诺依曼确定的计算机系统是怎样的结构呢?至此,“存储程序控制”的思想已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其实,新课早已开始了。五、价值激励法计算机技术虽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学生尚无切身感受,列举一些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技术的价值,使他们迅速产生学习欲望。我们把这种导课的方法称为价值激励法。在教学“Excel图表”时,我依次向学生展示几幅图表,包括反映本校最近四年招生情况的统计表、反映某医院外科住院病人情况的统计图等,在简单解释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