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能说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2、运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3、能说出待定系数法概念,并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过程和方法目标:1、观察得出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2、总结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情感和态度目标:1、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运用函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复杂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重点:1、观察得出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2、会用两点法作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待定系数法求表达式【教学难点】1、利用两点法准确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2、根据不同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自测题卡片、五个大三角板2、学生准备:通过预习完成导学案的上<预习导航>部分、双色笔、直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看这是一个什么公式?(课件显示y=kx+b)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课件显示:y(成功)=k(天资)x(勤奋和方法)+b环境)师:这也一个成功公式,希望同学们利用你们的天资,乘坐勤奋和方法的翅膀,加上我们班级团结奋进的环境,人人走向成功。下面开启我们本节课的成功之旅。(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营造团结奋进的班级学习环境。二、知识链接:1、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分别是什么?两者有什么联系?2、用描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3、画出下列图象:(小组分工,每人画一个)①y=x-1②y=-3x-1③y=-x-2④y=-2x⑤y=学生活动:1、2小题各由一生口答;3题由二人为一小组各合作完成一个图象,一人负责列表,一人负责画图,其余学生在下面对照点评,找到自己的作图及黑板上各小组不足之处。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3个小题,点评不足,强调注意点。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识,为学习新知作铺垫,特别是利用3题中五个图象为探究图象准备。三、认定目标:学生活动:集体读出目标四、学生学习过程:共分为六个环节:【环节一】自查标疑学生活动:自查预习情况,用红笔标注出疑惑的地方。时限:1分钟教师活动:师作简单巡视,察看学生预习情况及需讲解问题集中点。设计意图:为了教师能较快的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也便于学生针对不会的问题有重点听课。【环节二】预习展示准备活动:四个小组依次展示四个知识点。各小组先为展示作准备2分钟,用于分析知识点、合理分工,一般有主讲人、板书列表人、板图人。其余学生听讲和对照自己的困惑问题。阅读教材P141-P143,完成下列问题:〖知识点一〗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1、由问题(1),思考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什么?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哪个点?总结:一般地,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也称为学生活动:一生根据链接5个图进行讲解,并提问总结。其他学生可质疑补充。教师活动:作分析补充,强调重难点。教师预设: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表现有图象是都经过原点。〖知识点二〗直线上点与表达式的解的关系是什么?2、读“加油站”,思考直线y=kx+b(k≠0)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和方程y=kx+b解的关系?试举例说明。3、由问题(2),思考一次函数y=kx+b(k≠0)与坐标轴两个交点坐标分别是(,),(,),说明求法。4、由问题(3),直线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和一元一元方程kx+b=0解的关系?总结:直线y=kx+b上点与表达式y=kx+b的解学生活动:一生进行讲解,并提问总结;一生板演图与解答过程。其他学生可质疑补充。教师活动:作分析补充,强调重难点。教师预设:1、直线上点与表达式的解的关系是一一对应,其它两个对应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2、通过课件展示,y=x+2的点(1,3)和解x=-1,y=1作点与表达式解关系的解释。〖知识点三〗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5、思考用两点法作一次函数的图象依据是什么?6、由问题(4),(选做一个)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