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教学设计课题:筏子【课标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生字生词,2、了解作者作品。过程与方法:1、分析艄公形象,把握文章主旨。2、理解作者在文中运用衬托和对比手法来表达主旨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以艄公为代表的劳动人民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运用衬托和对比的写作手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认真读课文,给课文标上序号,用标出生字,用___标出生词,借助工具书在课本上注音、释义。2、认真阅读练习册“导航塔”,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作品。(听写本)3、完成练习册1——4题【课内检测】读准下列字音:规模浊浪心悸吞噬湍急浏览化险为夷如履平地【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时,对注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2、读完后谈谈你的感悟。如:黄河的气势让人感到震撼。【合作探究】1、课文标题是“筏子”,通读全文,你认为全文主要写筏子还是写艄公?2、找出文中描写艄公的语段,分析艄公这一人物形象。(机智、勇敢、智慧、镇静、沉着、技艺高超)3、作者说艄公是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只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胆冲劲是不行的,要战胜凶险、征服自然还得沉着、细心、机智和毅力)【巩固练习】选词填空:(1)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有具有()的规模,但它那()、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A万马奔腾B一泻千里(2)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了。A吞噬B吞没C打翻【提优补标】听写本摘录抄写本课生字【课后反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