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刻度尺的读数:必须估读到分度值的第一章声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有关响度与有关音调与有关同种物体发出的声音的相同4.弦(空气柱、水柱)的长短、粗细、松紧--------影响5.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①②③6.超声波:频率高于Hz次声波:频率低于Hz声波的应用:B超地震、核爆炸产生声波7.声音可以传递,也可以传递第二章物态变化1.熔点(凝固点)是态和态的分界点沸点是态和态的分界点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的性质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读数3.吸热:放热:4.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②③5.沸腾的条件:①达到②继续6.实验:水的沸腾沸腾:沸腾:水沸腾时(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停止对水加热,水继续沸腾。由此可见,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1.减少水量2.3.给烧杯加盖子水的沸点与有关,水的沸点小于100℃,说明: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7.液化的两种方式:、冬天在教室玻璃侧上出现小水珠(出现在温度的一侧)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走进室,镜片变模糊8.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达到②继续晶体凝固的条件是:①达到②继续晶体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凝固)时温度,态熔化吸热,温度趋势凝固放热,温度趋势图像:9.①看到的“白气”水蒸气,②熔化实验时采用“水浴法”加热,目的:10.(1)霜(2)雾(“白气”)(3)露(4)用久的灯丝变细(5)冰冻的衣服也会干(6)大雾消散(7)铁水变成铁锭(8)夏天吃冰棒解渴;(9)自来水管外“冒汗”;(10)用久的灯泡发黑;第三、四章光1.光的现象: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的色光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的色光2.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3.电视遥控器线验钞机线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实像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在光屏上呈现光线:不存在----法5.一叶障目,影子:光的现象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光的现象水中的筷子,变扁的太阳:光的现象6.小孔成像:立的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关7.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②像与物大小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④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⑤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蜡烛A、B,蜡烛A点燃,B不点燃)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②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③为了保证实验效果:1.在较的环境2.选择较的玻璃板④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始终不能与A的像重合的原因:⑤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观察玻璃板后的光屏,光屏上像作图: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反射角入射角。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①将纸板向前或后折,看到反射光线,说明:②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入射,则反射光线就会逆着原入射光线射出,说明:作图:9.凹面镜对光有作用(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凸面镜对光有作用(汽车的后视镜,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10.光的折射: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光的折射成的是像作图:11.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12.1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测焦距的方法: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平行光),光屏上出现的光斑时,测得光心到光斑的距离即为焦距f(2)使焰心,光心,光屏的中心在,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蜡烛的像,原因:(4)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凸透镜和像的移动方向,蜡烛和像的移动方向物距(u)像距(υ)像的情况应用u>2f等大υ>2fu=f放大镜成实像时:物近像像变,物像像变小若u>v时,成像若u=v时,成像14.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面,需戴透镜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面,需戴透镜第五章物体的运动1.比较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②人步行的速度约m/s1m/s=km/h2.变形公式:3.匀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4.图像:5.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若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甲看到乙向北,可能的情况是:①②③第六章质量密度物质的物理属性1.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