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高考】2014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专题27胚胎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考点1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1.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C.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解析:本题考查受精过程。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主要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雌雄原核结合。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首先释放顶体酶穿过放射冠进入透明带,当精子接触卵黄膜的瞬间,会产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多个精子进入透明带。精子与卵细胞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后,形成雄原核,此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雌原核,二者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过程完成。2.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B.囊胚期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C.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不是复制水平上的差异,而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引起的解析:细胞分化并非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转录水平上的调控。3.(2012·浙江卷)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解析:本题结合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的发育综合考查胚胎工程。同种动物精子、卵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受体蛋白,决定了只有同种动物精卵才能结合;受精卵随着分裂的进行,其细胞的体积在逐渐变小;囊胚期的细胞开始出现分化,其外表的一层细胞即滋养层,将发育成胚胎的附属结构或胚外结构,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囊胚可继续分化为具有三个胚层的原肠胚。4.如图表示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各个阶段的名称:A:桑椹胚;B:囊胚;C:原肠胚。(2)写出图中各标号的名称:[2]内细胞团;[4]囊胚腔;[5]外胚层;[7]原肠腔;[8]内胚层。(3)A时期的细胞具有发育上的全能性,B时期开始出现细胞分化,C时期开始出现胚层分化。(4)[2]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5)动物胚胎是由合子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合子只由一个精子和卵子结合,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分别是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作用。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图示判断出A、B、C各属于胚胎发育的哪个时期,然后再分析各时期的特点。(1)图中A是桑椹胚,B是囊胚,C是原肠胚。(2)图B中[1]是滋养层,[2]是内细胞团,[3]是透明带,[4]是囊胚腔;图C中[5]是外胚层,[6]是滋养层,[7]是原肠腔,[8]是内胚层。(3)桑椹胚细胞具全能性;囊胚开始出现细胞分化,已分化为滋养层和内细胞团;原肠胚已有胚层分化,分化为外胚层、内胚层,在内、外胚层之间将形成中胚层。(4)内细胞团将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将发育为胎膜和胎盘。(5)受精时的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作用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考点2胚胎干细胞的移植1.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A)A.胚胎移植技术B.胚胎干细胞技术C.单克隆抗体技术D.基因治疗技术解析: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采用胚胎干细胞技术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细胞,单克隆抗体技术定向改善免疫能力,基因治疗技术可以从基因水平对老年痴呆症进行治疗,而胚胎移植技术则不能治疗老年痴呆。2.(2013·青岛质检)现在有一个婴儿在出生后医院为他保留了脐带血,在以后他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难治疗的疾病,就可以通过血液中的干细胞来为其治病。关于这个实例,说法正1确的是(C)A.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器官用来移植治病,需要激发细胞的所有全能性B.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能够治疗这个孩子所有的疾病C.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D.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