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魏征魏征唐太宗比干——商纣王(挖心)屈原——楚怀王(投江)《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而成。•“战国”一词,即源于此。邹忌讽纳谏邹忌讽纳谏齐王齐王兼语句兼语句讽讽——动词,讽谏,用含蓄的——动词,讽谏,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话劝说或指责。谏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使改正错误。解题邹忌,以相貌著称,战国时齐国的谋臣,政治家。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曾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约前385-前319)邹忌的外貌和行为你能用现代汉语生动形象的模仿妻、妾、客的回答吗?邹忌“暮寝而思之”得出了什么结论呢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古文观止》齐桓公之子,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齐威王(约前378年-前320年,约59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战国策·东周》谈谈本课带给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