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论美学习目标:1、理解美的真正含义,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2、学习作者格言式的语言和惜墨如金的写法课文分析: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②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③和丢勒④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饱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开章明义◆对“朴素背景”的解释◆表达严谨不绝对◆提出对美的看法,“才德之美”是“美中之最上者”◆在批驳两位画家的观点中论证自己的观点◆格言式的语言、生动的表达◆提出期望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课堂教学第7课时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说说你对美的看法和理解思考、讨论2聆听、评价发言、交流3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对于美又持有怎样的观点呢?阅读、思考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5联系课文说说你是如何看出作者的观点的?思考6播放《巴黎圣母院》录像,将士官和爱斯梅那达以及伽西莫多进行对比观看7结合录像,联系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交流8模仿文章的语言风格,用一句格言风格的语言说说你眼中的美写作9交流、评价交流板书设计第8、9、10课时写作什么是美很美的人多半无才能(但不绝对,举例)怎样的美才是最美批驳生硬创造美的观念(按几何观念合成、杂取种种合成一个)说美美的期望(希望“美放射真正的光辉”)第8课时:学习目标:学习不同的论述方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的语句课堂学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出示一份“例行公事式”的评语,请学生分析。聆听、思考2.组织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2思考怎样的评语才是有价值的思考、讨论期待怎样的评语3.布置当场给自己写作自己所期待的评语4.交流评价教学反思课后学习:自学作文3,思考教授的“设计”有哪些好处。第9课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自学作文2,思考故事的主题阅读、思考2.讲述曾经阅读过的相类似的故事讲述3.围绕故事主题,草拟一份发言提纲构思提纲4.演讲发言演讲、评价5.组织将自己的演讲整理成文写作教学反思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第10课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组内交流,互改2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教学反思课后学习: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读给父母或亲人听。第11课时综合一单元的内容和涉及的人物,进行学习总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得与失,对自我正确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总结:总结方面获得收益存在问题(1)课堂发言的情况。(2)完成作业的情况。(3)参与活动的情况。(4)学习兴趣的增强。(5)学习能力的提高。(6)情感态度的升华。(7)对老师建议、评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