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会书写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熟悉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及其应用。一、电离平衡常数1.概念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幂之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为一常数),简称电离常数,用K表示。2.表达式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类似,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用Ka表示,一元弱碱的电离常数用Kb表示。(1)CH3COOH的电离常数表达式是Ka=。(2)NH3·H2O的电离常数表达式是Kb=。(3)H2S在水溶液中分两步电离,即:H2SH++HS-、HS-H++S2-,其电离常数表达式分别为Ka1=、Ka2=。1电离常数的大小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同一温度下,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不同,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2同一弱电解质在同一温度下改变浓度时,其电离常数不变。3电离常数K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升高温度,K值增大。4多元弱酸电离常数:K1≫K2≫K3,其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K值越大,相应酸的酸性越强。例1(2017·连云港东海二中期中)下列关于电离平衡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不同B.电离平衡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C.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平衡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D.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电离平衡常数减小答案B解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平衡常数(K)相同,A错误;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电离平衡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B正确;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K1≫K2≫K3,C错误;电离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变化,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电离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考点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度题点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意义例2已知25℃时,Ka(CH3COOH)=1.75×10-5。(1)向0.1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1mol·L-1盐酸时,上式中的数值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2)若醋酸的起始浓度为0.010mol·L-1,平衡时c(H+)是多少?答案(1)不变。电离常数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2)4.18×10-4mol·L-1解析(1)温度一定时,电离常数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加入一定量盐酸,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c(CH3COO-)减小、c(CH3COOH)增大,比值不变,仍为1.75×10-5。(2)CH3COOHCH3COO-+H+起始浓度mol·L-10.01000平衡浓度mol·L-10.010-c(H+)c(H+)c(H+)故有=1.75×10-5。由于c(H+)很小,0.010-c(H+)≈0.010,那么,c(H+)≈4.18×10-4mol·L-1。考点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度题点电离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方法点拨有关电离平衡常数计算的常用方法依照化学平衡计算中“三段式”法,通过起始浓度、消耗浓度、平衡浓度,结合Ka(Kb)、α等条件便可以轻松地进行电离平衡的有关计算。由=α、=Ka可推出c(H+)的常用计算公式:c(H+)=cα,c(H+)=,α与Ka的关系为α=。同样,对于一元弱碱来说,c(OH-)=cα=。二、电离度1.定义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包括已电离和未电离的)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通常用α表示。2.数学表达式α=×100%或α=×100%或α=×100%3.意义(1)电离度实质上是一种平衡转化率。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2)同一弱电解质的浓度不同,电离度也不同,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4.影响因素:以0.1mol·L-1CH3COOH为例外因变化加水升温加NaOH加H2SO4电离度(α)增大增大增大减小H+数目增多增多减少增多c(H+)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导电能力减弱增强增强增强影响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度的因素(1)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度增大。(2)浓度: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电离度增大。即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例3已知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的电离度一定变大B.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C.溶液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