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一、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概况(2)内容风:风土之音;雅:宫廷之音;颂:宗庙之音。精华(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楚辞(1)产生(2)特点(3)代表作战国时期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3.汉赋(1)产生(2)特点(3)代表作汉朝。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期恢弘的文化气度。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年轻时喜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成为武骑常侍,后来因景帝不好辞赋,称病免官。他周游天下,结交当时许多著名文人,作《子虚赋》,名声大噪。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后,大为赞赏,并立即召见。他又呈上《上林赋》一篇,武帝读后大喜,受到重用,后来官拜中郎将。他的赋结构宏伟,纵横自如,语汇丰富,文彩华茂。内容大都描写帝王苑囿田猎,极尽铺张之能事。卓文君是卓文君是汉代著名的才女,西汉临邛人,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司马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卓文君,两人相爱私奔前往成都。因为家境贫寒,返回临邛,以卖酒为生。后来,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回归成都,买田宅为富。恰在这时,汉武帝读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汉武帝召入京城,做了侍卫郎官。司马相如当京官后,一次,他偶然之中见到茂陵的一位绝色佳人,便一见钟情,想娶来做妾,淡泊了对文君的情意,准备抛弃她。卓文君得知这一情况后知书达礼,没有无理取闹,只是写了一首诗,派人给司马相如送去。后来,司马相如看到卓文君写的信和诗,十分羞惭,亲自回乡把卓文君接到长安,誓长相厮守。两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剪剪,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1)政治: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2)经济: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3)文化: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四、唐诗1.唐诗繁荣的原因(2)唐诗繁荣的表现思考讨论:唐代诗歌诗歌作品众多,流派纷呈。如按内容可划分为边塞诗、山水诗等。那么,按时间划分一般又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呢?每个阶段又有哪些代表人物?时期代表人物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王勃、陈子昂王勃、陈子昂(边塞诗人)高适、岑参(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圣)杜甫白居易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小李杜)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宋词繁荣的原因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的文化娱乐生活;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豪放派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