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生物2.3分解维生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2、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3、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重点难点】重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难点: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自主学习】1.基础知识活动1:阅读“纤维素与纤维素酶”,回答下列问题:1.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酶。延伸:草食性动物是怎样消化食物中纤维素的?1.2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纤维素的分解需要在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请完成下列过程:活动2:阅读“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回答下列问题:1.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反应直接筛选。2.4其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当纤维素被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实验设计活动3:完成实验方案流程图,讨论回答问题:活动4:阅读投影资料一“土壤取样”,回答下列问题:2.1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的环境中。2.2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2.3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活动5:阅读投影资料二“选择培养基”,回答以下三个问题:2.4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培养基,是因为没有成分。2.5培养基选择作用机制是以,只有才能生存。2.6若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的作用,应控制的变量是将改为。活动5:阅读投影资料三“刚果红染色法”,填表比较两种染色法的各自的优缺点:染1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上微生物培养土壤取样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纯化培养3.结果分析与评价活动6:阅读“课题延伸”,回答:3.1为了确定分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和发酵。3.2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三)课堂总结、点评【问题生成】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问题填写在下面【师生互动、问题探讨】1、实验分析:投影的小实验是如何构成对照的?2、实验流程中“选择培养”的培养基类型是什么?该培养的目的是什么?3、本实验流程与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4、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课堂小结与反思】2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的分离纤维素酶种类、作用、最适pH、催化活力刚果红染色筛选原理实验设计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涂布培养纯化培养前置染色法后置染色法富含纤维素土壤增大分解菌含量染色鉴别分离出分解菌【自我检测】1.下面是弗来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过程:发现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有没有其它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后,考察这种液体对细菌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培养液使细菌的增殖停止。结论:下面几项最适合作为该实验假设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之间是共生关系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C.青霉菌产生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D.青霉菌能产生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2.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A.固体培养基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活的鸡胚D.无菌的牛肉汤3.以下关于微生物对氧的需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产甲烷杆菌属厌氧呼吸,但氧的存在不影响其生存B.链球菌进行厌氧呼吸,不能接触空气C.黄色短杆菌在氧气充足时才能产生谷氨酸D.谷氨酸棒培育杆菌是厌氧呼吸4.可以使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发生不可逆破坏的环境加素是A.高温B.营养成分的变化C.氧含量D.温度、pH、氧的共同作用5.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