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学、史学观•以广东题为例(2007-2011):年份/总分选择题非选择题分量类型考查能力2007(150分)30分66分64%1.文字史料2.图片史料3.数据史料1.有效解读各类史料的能力;2.利用史料考察学生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考生对史料文本本身的认识。2008(150分)39分75分76%2009(150分)42分75分78%2010(100分)32分24分56%2011(100分)40分52分92%重视史料教学的必要性高考回顾:高考: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瓶装旧酒”新瓶: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旧酒:历史知识换包装的目的:考查学生的能力史料学、史学观与高考研究学习目标:1.知道史料的分类与辨别方法。2.提高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培养良好的历史素养。•史料:过去或是现在的资料,如各种典籍、图表、碑文、图画等等.•史料解释:结合社会背景等方面对史料的解读,要求不加入个人的观点。•历史评价:依据研究的结果,进行评价,有鲜明的立场,具有相当的主观性。一、史料的概念【例1】(2007年上海历史试卷33)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问题:(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分)(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2分)(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2分)按史料价值划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史料的表现形式: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二、史料的分类实物史料一般都是手史料;文献史料中属于手史料的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要注意甄别。一手史料是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二手史料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一二研究明朝的历史,《明太祖实录》《皇明祖训》《大诰》等文书档案,以及当时人的文集、笔记等,都是第一手史料;而清朝修撰的《明史》虽然也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与前者相比,就算不上第一手史料了一般来说,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史料可信度的考证原则主要有:史料可信度的考证原则主要有:①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的史料为最可信;②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可信;③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信;④④文学作品或小说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文学作品或小说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作品能(作品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的特征)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的特征)下列哪些是第一手材料,那些是第二手材料?《丘吉尔回忆录》《丘吉尔传》《明太祖实录》《明朝那些事儿》《三国志》《三国演义》《马王堆汉墓发掘报告》《清明上河图》司母戊鼎司母戊鼎三、历史的证据与推理——有效提取信息【例1】真假曹操墓6大证据:墓葬规模出土文物年代墓葬位置与史载一致薄葬铭文遗骨5大质疑:文字:出土石碑出现现代文字称呼:当时不会称被为“魏武王”画像石:明显是用电锯锉的规模:老子与儿子墓怎会同规模DNA检测【例2】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图6【例3】右侧是18世纪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51)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闭关锁国1840后以偏概全•【例4】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