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初稿及课件要求作业题目:您在“个人研修计划”已经选定了一节课,作为本次研修的教学实践内容。请您针对这一节课,完成教学设计方案初稿和教学课件初稿,将这一节课的初步成果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初稿提交。培训成果资源包初稿包括一份这堂课的“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初稿和一份与之对应的教学课件初稿。作业要求:1.该教学设计初稿和课件应体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4.教学设计和课件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请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5.请至少查看一位同伴提交的“培训成果资源包”初稿,在其作品的下方给出您的合理评价和建议。您的同伴会综合考虑这些评价和建议,后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进一步修订。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27、陶罐与铁罐姓名:XX工作单位:XXXXXX学科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陶罐与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铁罐的傲慢傲慢、蛮横无礼。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会写十二个生字。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自编、自导、自演《陶罐和铁罐》课本剧,用独特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演绎这个故事。4.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进一步掌握寓言特点,培养学生创品行互换,变成《铁罐与陶罐》造思维能力,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在上课前,我在班里问了一下孩子们,你们觉得哪篇课文最有趣,孩子们都觉得《陶罐和铁罐》最有趣。研读课文发现这则寓言故事既生动有趣又内容简单易懂,但文章揭示的深刻道理内涵则需要老师的适当点拨。所以我安排了检查生字词的认读,初读课文,以及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来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相提并论”等关键词语的意思这三个环节。重点安排在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上。继而我再提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讨论:(1)你想做一个像陶罐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和铁罐一样的人?为什么?(2)学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以后和人相处该注意什么?这些问题都很实在的让孩子们联系生活体会寓言告诉我们的深刻道理。这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