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知识导航1.实验原理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2.目的要求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3.实验过程(1)材料用具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自来水,0.1mol/LHCl(盛于滴瓶中)、0.1mol/LNaOH(盛于滴瓶中)、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PH试纸、镊子。(2)方法步骤和记录①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②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并作记录③一次加一滴0.1mol/LHCl,然后,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④,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pH,再如步骤3,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⑤充分冲洗烧杯,用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4,记录结果⑥充分冲洗烧杯,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4记录结果。(3)现象观察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加入0.1mol/LHCl加入0.1mol/LNaO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051015202530051015202530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1生物材料2(4)实验结论①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pH的变化。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用心爱心专心1②根据实验结果,说出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的特点。(5)实验评价你的实验测得的不同情况下的pH值是否存在误差?分析误差存在的原因,如何降低误差?[误区警示]1.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请你分析目的是什么?解析: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第二次和第三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防止不同的生物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2.实验过程中腐蚀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解析:HCl和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若有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min,并告诉老师。3.生物材料最好是一种植物材料,一种动物材料。[问题探究]一、问题思考1.就实验加入HCl或NaOH后的pH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2.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3.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二、探究创新1.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探讨,你认为生物体内环境中其它环境(如血糖、温度、H2O、无机盐等)是否也可以维持稳态?2.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失调?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失调?课时作业1.维持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是()用心爱心专心2A.强酸和相应的强碱盐B.强酸和相应的弱碱盐C.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D.弱酸和相应的弱碱盐2.能够缓冲乳酸的物质是()A.H2CO3B.NaHCO3C.NaH2PO4D.Na2HP043.人体剧烈运动以后,血液的PH值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A.血浆中乳酸增多B.血浆中磷酸肌酸的增多C.血浆中碳酸增多D.血浆中丙酮酸的增多4.加入酸碱物质后,要5.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液的PH并没有明显下降,因为。6.正常人的血液PH通常在之间而且相对稳定,原因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起的物质——如:7.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程序,使组织更易分离。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答案知识导航实验原理:缓冲物质方法步骤:起始pH,轻轻摇动,充分冲烧杯,缓冲液,选两种生物材料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提示:加入0.1mol/LHCl后,自来水PH逐渐偏小,缓冲液、生物材料PH几乎不变;加入0.1mol/LNaOH相同)实验结论:①(最后面)②自来水中加入酸碱物质后,pH逐渐偏小或偏大,而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酸碱后pH几乎不变或变化不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