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__6___册教案课题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共(2)教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4、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教学准备1、熟读课文。2、课件、配套光盘教学过程复备一、导入激趣1、板书课题:“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观察课题,这课的课题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加引号?从“必须”和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3、指读课题。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1)借助生字表的注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2)找出生字、新词。(3)标好自然段序号。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字音情况,正音允许必须鱼竿商量情愿低沉上钩坚定涟漪小心翼翼(2)把这些生字词语放到课文里你会读吗?(3)读准下列词语的音重点需指导和纠正的读音:遵(zun)铭(ming)唇(chun)垂(chui)(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低沉弧形允许苏教版语文第__6___册教案三、学习课文过渡:我们就一起跟随着汤姆来到那天晚上的场景中。(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段。2、(想象情景朗读)说说读后你了解了什么?3、指导朗读。过渡:“这条鱼”是怎样的一条鱼呢?(二)学习课文第二——四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2、讨论交流:(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5)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指导读好这几句话小结:这三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汤姆钓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以及当时惊喜、高兴的心情。过渡:就在这时候,爸爸却让汤姆把鱼放掉。(三)学习课文第五——十二自然段。1、默读第5至12小节。体会汤姆的心情。2、讨论交流:(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比较句子: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4)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5)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6)出示: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斩钉截铁的口气。(7)你知道课文里面的规定是什么吗?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讲解:每年12月到3月,鲈鱼产卵,不允许捕捞)体会爸爸是自觉个自觉、严格遵守规定的人。(8)最后,汤姆是怎么做的?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苏教版语文第__6___册教案什么?(9)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3、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四)学习课文第十三自然段。1、指名读这段。2、讨论: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3、出示最后一句话:“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4、齐读最后一段。三、总结全文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3、我们学校、我们所处的社会有哪些准则?为什么要遵守这些准则?4、拓展: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不管有没有交警,我们应该————。在公园里,不管有没有游人,我们都应该——————。在课堂上,不管有没有老师,我们都应该————————。作业设计一、选词填空。1、鱼渔()船()网捕()钓()2、尊遵()从()教()贵()二、汤姆和爸爸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