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通史概讲静宁县文萃中学2017.3一、通史坐标二、通史综述1.时间范围:1840~1949年。2.基本问题3.内容主线4.阶段分期2.基本问题•(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两大任务•(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返回主页3.内容主线(1)帝国主义侵华(4)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3)思想解放运动发展①手段:军、政、经、文①民族资本主义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②经济侵略的两阶段②官僚资本主义①地主阶级②民族资产阶级③激进的民主主义者④无产阶级①农民阶级②资产阶级③地主阶级④无产阶级返回主页4.阶段分期•政权更替•革命性质•社会性质①晚清政权②中华民国②北洋政府①南京临时政府③南京国民政府①旧民主主义革命②新民主义革命①《南京条约》的签订②《北京条约》的签订③《马关条约》的签订④《辛丑条约》的签订返回主页(一)1840-1894前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转型(二)1895-1919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三)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史实要点阶段时间政治经济文化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95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阶段特征(1840~189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政治文明: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物质文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精神文明: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但普通大众的生活没有根本上改变,城乡、地域差别较大。1.史实要点阶段时间政治经济文化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断深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初到1919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列强“以华治华”同盟会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五四运动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门户开放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1896);电话传入(1882);科举制度废除(1905)中山装、剪辫;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问题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国际背景是什么?问题2: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问题4:中国近代社会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而是止步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原因有哪些?问题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问题3: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问题5:美国向中国也向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是什么?问题7: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阶段特征(1895~1919年)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觉醒、探索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政治文明: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物质文明: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生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精神文明:资产阶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