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导学案VIP免费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导学案_第1页
1/2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导学案_第2页
2/2
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点击新目标1、记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结果。分析理解两次战役的特点及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2、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国号和都城;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影响。3、认识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乱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链接旧知识1、填一填:我国朝代的更替夏西周(春秋)()()秦朝()注()里填分裂或统一得出结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课堂进行时【情景创设】同学们能背《龟虽寿》吗?想一想:1、这首诗的作者是2、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课堂热身】1、初读课文,勾画要点,完成练习册P41知识建构2、组内交流,检查。【新课解读】1、完成下列表格:读一读、记一记,看谁把下表内容记得又快又准确。思考:(1)官渡之战中曹军为什么能大获全胜?(2)赤壁之战中曹军为什么却惨遭失败?(3)曹军在进行的这两次战役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战役时间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重要影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12、学生读一读: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方的力量发生了新的变化:曹操惨败回北方使之在短时内无力南下,势力只局限在北方;孙权巩固了在江南的地位;刘备先占荆州、后进入益州,势力得到巩固和扩展。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和实力,这是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3、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学生填一填、记一记、看谁记得又快又好。4、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共同完成:(1)蜀吴关系赤壁之战之前: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治蜀后:实质:互相牵制,因势调整,三国才长久维持下去。(2)魏与蜀吴的关系赤壁之战之前: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治蜀后:(3)诸葛亮的外交政策:联合制约保护【课堂小结】1、知识要点小结为123一个人物:(曹操),两次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个政权:(魏、蜀、吴)课堂大练兵:课后谈收获:我记住了。我想到了。2魏建立时:建立者:都城:蜀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吴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重庆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精华资料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量教育教学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