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陈瑾世界遗产的标志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世界遗产的定义: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世界遗产的分类1、文化遗产2、自然遗产3、文化与自然遗产4、文化景观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截止2010年8月底,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数量名列世界第三,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明清皇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布达拉宫、孔庙孔林孔府、武当山古建筑群、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天坛、颐和园、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青城山—都江堰、云冈石窟、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和开平碉楼与村落。跟着老师来旅游:来欣赏一下中国部分世界遗产吧!•在欣赏世界遗产时,试从审美角度描述他们的美感特征!万里长城起于秦始皇,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长城建筑之美,主要来源于其巨大身躯所产生的磅礴气势,正是这奇伟、雄险和绵延万里的身姿,征服了中外无数瞻仰者.•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秦代将各国长城联成一体,以抵御北方势力的侵略,是世界上最长的建筑。它雄伟、壮观,其建筑艺术上的价值不亚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审视一座建筑,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当时人们在审美观念上的追求,使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中国的故宫一直被尊为建筑艺术的瑰宝,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规律——比例尺度恰当、构图均衡和谐、细部雕刻精美、视觉处理深入,即使经过了千百年,人们仍然被它们的美所感动故宫天坛天坛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天坛给人的感受像读一首哲理诗,也像欣赏一幅写意画。它的意境不是停留在一般个人的情趣上,而是体现了天地间的化育生机.•丽江古城是以水来组织空间的,哪里有流水,哪里就有建筑,哪里就是人活动的空间。所以丽江古城街巷空间审美最大的特点就是依水势分布。苏州园林•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园林主要由建筑、山水、花木、道路以及其他文人因素所组成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于一身,具有极高审美价值与设计思想,是将外界自然内化为人为和谐的审美意识,重新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等县境内,这里素有“石刻之乡”的美。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有所增刻。•重庆大足石刻•佛、道、儒三教题材在大足石刻中都得到了充分表现,三教不像唐朝以前那样互相斗争为主,而是相融相合。故大足石刻是多宗教、多派系、多思想下的造像,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还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保持了武当山的自然原始风貌。营建武当山的材料不是就地取材,而是从陕西、四川等地采买运来,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武当山的植物。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西藏拉萨)殿宇高耸,气势雄伟,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交融的风格。相传七世纪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首建宫室。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明清皇陵•(河北)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北魏晚期至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