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独山县第二小学刘春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理解“凋零”、“辗转”、“骨肉同胞”和“血脉相连”等词的意思。3.体会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挽救小钱生命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抓关键词体会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通过联系台湾当时正处于余震之中,手术条件恶劣来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高尚精神。教学准备:课件、地图教法:引导法,讲解法学法:感悟法,合作交流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2.播放视频.3.提问:什么叫“白血病”和治疗的最好方法。4.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主人公也患上了白血病,但他比邓鸣贺幸运,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师板书)5.板题,质疑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自由课文,找出故事中的主人公。三、研读课文,感悟病危,体会不易。(杭州场景)1.谁得了白血病?师:1999年9月22日,小钱住在杭州市的一所医院里。(在地图上寻找小钱所在的位置——杭州)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感悟病危。1.小钱的病情怎样了?(PPT)出示: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1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1)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2)老师发现有三个词形容花朵的,同学们知道吗?(3)(都找对了)你是怎么理解的?特别是凋零?(4)得知小钱生命垂危,你的心情怎样?(你真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带着你的心情读一下最后一句,好吗?(5)小钱静静地躺着,他急需进行——3.体会不易。小钱能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吗?(PPT)出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1)从“终于”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辗转”是什么意思?(2)最后找到了吗?是什么心情?读出来。4.出示台湾地图,作相关介绍。四、读懂捐献,感悟爱心和亲情(台湾场景)(一)如何取到骨髓的呢?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台湾慈济医院开始了。读3——6自然段,(边读边想)看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感人画面,用一句话概括。(二)感受特殊的手术环境。这不是普通的抽取骨髓,这是在7.3级地震后的余震中抽取骨髓,(PPT播放地震视频)我们来感受一下.。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三)小组合作学习4-6自然段,找找让你最感动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1)手术很危险,李博士和台湾青年是怎样做的?(2)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会想些什么呢?(3)想想可以用什么词形容青年的品质?(4)(PPT)出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流出。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他还是什么?5.骨髓只能保存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出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间表,师读。)这表现了李博士什么品质?五.升华情感,体会生命桥含义。1.小钱得救了。故事读到这里,关于课题的疑问,你解决了吗?2.默读最后一段。看看又能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理解“骨肉同胞”和“血脉亲情”的意思吗?2小结:台湾和大陆虽然隔着一湾海峡,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他们心中。这是一座爱心桥,更是一座亲情桥,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遍课题。(生齐读课题)六、课后延伸1.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今天我们讲了一个大爱的故事,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将故事延续,(播放感恩的心)小钱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后,身体一天天康复起来,他的心中充满2感激,他想感激谁呢?2.如果有一天小钱会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小钱会怎么感谢他?这位台湾同胞又会说些什么呢?板书设计: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大陆小钱爱心台湾青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