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总称,共占地5,200余亩。里面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草,仿照国内外名胜40景,有建筑物145处。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巨大皇家宫苑。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二、作者简介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赞誉恍若绸缎琉璃惊骇瞥见剪影劫掠赃物制裁晨曦读一读,写一写hàipiēyùhuǎngchóuliújiǎnjiézānɡcáixī•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美丽。•丰功伟绩:形容伟大的功绩。自读课文,梳理思路请把这封信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主要观点高度赞美:圆明园严厉谴责:英法联军•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2、雨果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奇迹分析课文,整体感知与巴特农神庙比较,说明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园中之物:建筑材料、陈设、装饰、园林景观......④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杰作耗费劳动之巨请用下列句式说话:•这是一座________的圆明园,你看________。•例:这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你看它是用大理石、玉石筑成的。•......•3、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赞美,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4、对两个强盗的行为,作者持什么态度?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谈谈有何作用?用反语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赞誉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5、作者认为该如何处置所掠赃物?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质?他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来看待这种事。他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1、“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治人者”“治于人者”各是谁?这两句话意思何在?•治人者——政府;•治于人者——人民。•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强盗罪行,而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品读课文,赏析语言2、雨果是法国人,作为法国人却不帮着自己国家,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晚清朝政腐败,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婢膝来苟延残喘,这是历史的耻辱,民族的耻辱。拓展延伸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的画页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对人类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小结用书信的形式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与想法。写作训练内容提示:供参考选择1、如何看待雨果的观点?2、对雨果有什么情感?3、学习本文有何感想启示?4、今后你将如何打算、努力?5、联系历史控诉侵略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