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树》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猴、梨、将、谚、樱”10个生字,会写“拔、掉、杜、短、将、鸦、梨”8个字。认识“寸字旁”。2.分角色朗读,表演。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教学重点、难点】1.分角色朗读、表演。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板书课题]师:“猴”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二、初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纲,自学生字。(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杜、鸦、梨”是形声字。)3、学生汇报识字的情况。(1)新字的字形(2)形近字(3)多音字(4)反义词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愿意读的起来。(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写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故事。(2)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梨树苗快成活的时候,乌鸦对它说:“梨五杏四”,猴子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喜鹊又对猴子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拔掉杏树改种桃树,杜鹃说“桃三樱二。”猴子又拔掉桃树改种樱桃树。最后,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师设问: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有这个耐心吗?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三个句子比较读,感悟出它们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样,从而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三、巩固识字、写字。[课件展示]1.整体观察字形:形声字“杜、鸦、梨”的分析,与记忆。2.“寸”字旁——耐。第四笔是“横折钩”,应一笔写出。五、六两个竖笔,右边比左边稍长些。3.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拔、将、短、梨、鸦”等字的书写。四、作业。生字、字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2.说自己记字的方法。(二)检查朗读。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一)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1.请大家看1——3自然段,说说猴子首先种了什么树?(板书:梨树)出课件:梨子图片2、猴子是非常精心地照料梨树苗的,课文是怎么描写的?(……又浇水,又施肥……)3、正当梨树快成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看课件:乌鸦和猴子的朗读动画。4、乌鸦飞来了,干什么?说什么?谁来把乌鸦的话读一读?乌鸦这句话该怎么读?同学们看他读得怎么样?(板书:乌鸦)乌鸦这段也读得很好,好像一只多嘴的乌鸦在呱呱。“猴哥,猴哥”是喊的,要快读,读得好。读出了劝说的语气。(如生感受说得不到位,师指导朗读:“猴哥”要读得快些,读出着急的语气。“怎么、才能”应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语气。“五年”的“五”要拖长声,“年”要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对”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太”应拖长音读。)5、看课件:用“耐心”说话。(1)读这个句子。(2)想想我们一般在哪些情况下用耐心这个词语,“你有这个耐心吗?”是什么意思?梨树要五年才结果,你等不起的意思。(3)设问:在哪些方面可以用耐心这个词语呢?写作业需要耐心;事情多而杂的时候,需要耐心;我们学本领的时候需要耐心。如:我们学弹琴的时候,要有耐心才学得好。请同学们仿照这句用耐心说话:A、老师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