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校校舍改造工作讲话同志们:这个会开得很好。刚才,11个县和长白山管委会汇报了各地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以下简称“初中改造工程”)的进展情况,从组织领导和政策落实、工程实施等方面看,工程进展是很好的;会上,省教育厅王青逯副厅长与省发改委罗亦非副主任和各地签订了《*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责任书》,这份责任书使初中改造这项工程的任务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清晰。今天会议的内容十分重要,涉及学校107个,资金2.3亿元,汶川大地震后,全社会对中小学校舍高度关注,非同小可,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是我省当前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初中改造工程”的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事业,一直把义务教育作为我省教育发展的基石工程来抓。尤其是从20*年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实施了“寄宿制建设工程”、“远程教育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强有力地推进了我省义务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一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但是,在我省的部分国贫困县(市)和民族县近年来存在着连续投入乏力、学校班额偏大、办学条件告急、亟待改善等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大力加强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是从整体上提高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水平的关键性环节,这是一个硬指标、硬任务。因此,尽早解决这些县市当前义务教育拖后的问题,在国家支持和总体部署下实施好“初中改造工程”,意义非常重大。(一)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是巩固“两基”成果的重大举措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是国务院站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第1页共7页发展新起点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定。当前,我省义务教育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一些重大专项工程的实施,使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与实际需求相比,农村初中校舍不良等办学条件严重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少数民族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比较困难,当年靠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实现的“两基”目标,水平较低,基本办学条件仍然较差。要巩固这些地区的“两基”成果,必须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其基本的办学设施,改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这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我省共投入2.3亿元(其中国家补助2亿元)的资金,在这些地区实施“初中改造工程”,目的是使这些地区农村中小学具备基本的校园、校舍和体育活动设施,加强寄宿学校必需的食堂、饮水设施和厕所建设,改善卫生条件,这是省政府完成“十一五”期间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任务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体现党中央投入义务教育的又一重大民心工程。(二)实施“初中改造工程”,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国务院XX县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是一个方向性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教育公平,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重点推进了占全国人口50%左右的农村地区加快实现“普九”,客观的说,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两基”,带有较强的工作突击性,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我省这方面的支持相对不足,一些县市因种种原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增幅有所回落,当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困难。一方面,城乡之间还很不平衡,办学条件和水平必然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不断向县城和一些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集中,导致大班额现象日益加重,一些地方的学生因学校无法寄宿只能寄住在亲戚家或租房学习,包括校车,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实施“初中改造工程”,就是为了集中解决这些地区在第2页共7页寄宿比例低、大班额现象严重、办学条件不足等方面暴露的新的发展问题,也是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