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分析八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朱杭荣审核人:张小健一、积累运用(22分)1.阅读下列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jiǒng()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jí()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2.默写。(6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2)临风一唳思何事,▲。(《池鹤》)(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敬业与乐业》)(4)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5)抽刀断水水更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3.名著阅读。(5分)(1)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不正确的答案。(3分)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后期俄罗斯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D.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三打祝家庄等故事,生动曲折,扣人心弦。(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填空。(2分)这时,我看到他站在那里,混身发抖。他以为自己成了我的俘虏,也将像他的两个敌人那样被杀死。我又向他招招手,叫他靠近我,并做出种种手势叫他不要害怕。他这才慢慢向前走,每走一二十步便跪一下,好像是感谢我救了他的命。我向他微笑,作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并一再用手招呼他,叫他再靠近一点。最后,他走到我跟前,再次跪下,吻着地面,又把头贴在地上,把我的一只脚放到他的头上,好像在宣誓愿终身做我的奴隶。这段文字选自名著:▲(填书名),文中的他是:▲(填人名)。4.改病句。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5处),使文句表达更加准确流畅。(4分)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5页)(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忏悔录》后,更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国家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度走了弯路呢?也恰恰是因此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国家和个人,才有了忏悔与反思后的腾飞。5.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说说清明节承载着哪些文化内涵。(3分)材料一:清明节是“清明”节气、上巳节、寒食节三者融合而成的一个节日。材料二:“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岁时百问》写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材料三: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始于周朝,原本是在水边招魂续魄,因与清明节气日期相近,后两节合一,逐步演化为祭祀祖先、远足踏青的习俗。材料四:寒食节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与清明重合。寒食节一是禁火悼亡,二是少餐冷食。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6.播放旅游天气预报时,主持人往往会根据实际天气加一段提醒语,以增加趣味性和人文性。请模仿三亚的写法,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后,帮主持人设计两段温馨提示语。(2分)三亚(海南)晴26-33度去三亚旅游,带上一些防晒物品,会使你更加满意。漠河(黑龙江)小雪-22-4度▲天目湖(江苏)多云转小雨12-24度▲二、阅读理解(38分)(一)古诗词阅读。(5分)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