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2,分米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2、通过测量与观察,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三、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并能根据这三个单位间的进率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四、教学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正确表象。五、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六、教具准备:课件,米尺,尺子,纸条。七、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你能说出米、分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吗?(二)探究新知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1)学生测量课本的长、宽、高。汇报测量结果。(2)引导学生认识分米。(3)由此引出分米。(板书课题)2、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3、探索分米与厘米的关系。①学生拿出尺子,找到10厘米,比划0到10厘米的长度,教师说明:这就是1分米的长度。②举出生活中长、宽或厚是1分米的物品。(学生在教室或身边找一找。)③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5分米长的线段。4、探索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观察:1米之中有多少个10厘米。从而得出1米=(10)分米(三)课堂练习量一量:课桌的宽是()分米()厘米;课桌的长约是()分米()厘米。1米=()厘米2厘米=()毫米80厘米=()分米3米=()分米7厘米=()毫米50毫米=()厘米一根跳绳的长约2()直尺的厚约()毫米(四)布置作业(练习五第3—5题)(五)课堂小结1.关于本节课学习的长度单位----分米,你有哪些认识?有什么要提醒我们同学注意的?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四个长度单位排列起来。它们之间都是几倍关系?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1米=()厘米()厘米=1米1分米=()厘米()厘米=1分米1厘米=()毫米()毫米=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