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炳中学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教学案第一课时(七年级上册1—2单元)一、《中考说明》目标要求1、了解北京人、元谋人两个文化遗存2、了解半坡人、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4、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简述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5、知道春秋时期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6、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7、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二、自主复习1、位于长江流域的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北京人使用火,而山顶洞人已经懂得取火。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粟的国家。4、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5、禹传子,家天下,标志着我国代替禅让制。6、商朝后期制造的,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7、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时期。8、春秋著名的霸主是指、晋文公、楚庄王。9、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时期。10、战国七雄是指、、燕、、、、秦。11、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有在成都附近建立的。12、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改革和变法中,在秦国的变法是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13、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14、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国,他的不朽的抒情长诗名为《》。1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庄子;墨家有墨子;法家有韩非子。16、《》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三、课堂练习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大汶口人2.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窑穴、房屋和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其中一座窑穴内,贮藏的粟多达数斗。这说明了A.半坡人生产能力比以前提高了1田家炳中学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教学案B.劳动产品有一定的剩余,生活有一定的保证C.半坡人会种植农作物了D.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3.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大汶口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4.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被称为A.选举制B.禅让制C.世袭制D.分封制5.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从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A.黄帝B.尧C.舜D.禹6.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8.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9.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0.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1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A.仁B.义C.理D.信第二课时(七年级上册3—4单元)一、《中考说明》目标要求1、认识秦统一的意义;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长城,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评价汉武帝3、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4、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5、了解《史记》的作者和体例6、了解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7、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2田家炳中学九年级历史中考总复习教学案8、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方面的主要成就二、自主复习1、公元前221年,秦王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秦长城西起,东到辽东。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最高统治者称,中央设、、,地方推行制)②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③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④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兴修灵渠4、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5、公元前2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