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北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散文风格,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提高分析文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及质疑思考,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文本的人文价值和作者的大爱情怀。【学情分析】作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对散文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所以,教学的重难点设在了理解文本基础上的质疑思考上,放在了挖掘文本价值、理解作者情怀上。希望通过文本的阅读,激发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内涵的兴趣,激发学生品读散文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形散神不散”的特点。2、通过合作探究及质疑思考,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教学难点】体悟文本的人文价值和作者的大爱情怀。【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能不能分别用两句话形容一下自己的家乡和你现在所在城市天津?(学生发言)二、解决重点:1、自主阅读。要求:结合学案中关于作者的介绍和生字词阅读课文,同时思考问题“文章的结构是‘总-分’式还是‘总-分-总’式”?2、同学发言。(设计说明: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文章内容充分理解的过程。)3、让同学用四字格词语概括北平动人的因素。(自然风光城市景象寻常百姓文化气息建筑格局生活方式常人心态等)4、文本赏析1请同学畅谈本文最打动自己的是哪一段,读出来并谈原因。三、突破难点:1、质疑思考:对于文本,有没有你不理解或者不认同,或者觉得不能体现北平特色的地方,为什么?(预设:第4段在结构上的问题,第9段和17段的内容等)2、同学发言。3、教师结合林语堂的经历和写作风格,分析文本。四、小结:五、板书设计:自然风光城市景象寻常百姓人文精神动人的北平文化气息建筑格局老成、包容形散神不散生活方式大爱林语堂常人心态六、布置作业: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进行赏析。2、如果你认为文章结构完整,结尾充分,请说明理由?如果认为文章还需要一个结尾,请续写一个结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