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又新我常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并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用客观的、公正的、正确的认识他人、评价他人。教学重点:1.认识自己的方法2.认识自己的途径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全面的、发展的观点2.如何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3.如何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自我的方法一、回顾旧知、导入新内容1.青春期我们有什么变化?2.如何正确看待心理上的矛盾?3.如何正确解决心理矛盾?4.进入青春期,步入新的人生阶段,你们对自己又有怎样的新期待呢?(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期待: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能够提高;希望自己的朋友多一些;希望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希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自我新期待》二、设疑导思,导入新课1.通过《长颈鹿和小山羊的故事》设疑:小山羊长得矮小,吃不到树上的嫩叶,而能吃到篱笆外面的青草;而长颈鹿长得高大,能吃到树上的嫩叶,但是却吃不到篱笆外面的青草。这说明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2.要求我们怎么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他人)3.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三、讨论进入新课讲解1.讨论:自己在习惯方面、学识方面、性格方面、能力方面有什么变化?通过教师引导得出结论:(1)在习惯方面,我们可能有这些变化:从没有某一习惯到养成了某一习惯;从原有某一习惯到没有某一习惯。(2)在学识方面,我们可能有这些变化:从不知道到知道某一知识;从知道的少到知道的多。(3)在性格方面,我们可能有这些变化:从内向到外向;从外向到内向。(4)在能力方面,我们可能有这些变化:从没有某一能力到有了某一能力;从某一能力不强到某一能力得到增强。2.提问:从自己的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观点)看待自己(评价他人)。帮助理解什么事全面的、发展的眼观。全面的眼光就是不要仅从某一个方面去认识、而要从各个方面去认识自己;发展的眼光就是不要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上,对自己的认识要随着自己的变化而有所变化。(1)全面的、发展的认识自己,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提问:你判断一个人“美”的标准是什么?人的内在的美与外在的美有什么联系吗?(组织学生阅读、讨论课本P46页的阅读材料,教师归纳总结):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的美与内在的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的美对外在的美起促进作用。(2)全面的、发展的认识自己,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都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不足。提问:如何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然,我们不必为此沮丧,也不必为此沾沾自喜。)(3)全面的、发展的认识自己,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也要看到自己的未来。四、小结记忆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要看到自己的未来。第二课时:认识自我的途径一、提问:我们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认识自己呢?二、讲解: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的自己人莫过于自己,要认识自己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我观察是我们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自我观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