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备人:冯海燕授课人:冯玉琴课型:新授授课时间:11.26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4、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都会饿死。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将难以维持。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学生展开想象并发言。(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等等。)二、自主探究:1、细菌和真菌怎样参与物质循环?①一个梨长时间放置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发生?②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生活方式是?2、细菌真菌的寄生生活是怎样的?①请同学们举一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收集的有关细菌和真菌使人患病的例子。②给植物带来哪些危害?3、什么现象叫共生?举出例子。三、竞比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思考后,很快就能探究出细菌、真菌与水果生霉、腐烂的关系。其它问题,通过小组成员学习、交流、讨论,得到准确答案,然后展示。通过这样层层推进的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解地衣和豆科植物的根瘤,明白根瘤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进一步明确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四、反馈练习:1.把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以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A.被树根吸收了B.被水冲走了C.被猫挖吃了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2、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进行无氧呼吸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D.进行有氧呼吸3.细菌对自然界的最重要影响是()。A.分解动植物遗体B.制造有机物C.杀死多余动植物D.净化空气4、枯草杆菌使梨和苹果腐烂,它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组成5.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A.根瘤菌和豆科植物B.藻类与真菌C.藻类与细菌D.原生动物与根瘤菌6.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营腐生生活的是()。①人体中的链球菌②人体皮肤中的真菌③使玉米得黑粉病的真菌④草地上的真菌⑤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⑥腐烂香蕉中的枯草杆菌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④⑥7.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__和_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等______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8.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真菌可以供给藻类。五、教学反思本节的教学活动学生很感兴趣,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找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一些作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较强,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融洽,在交流中获得知识,顺利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但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生活经验,对常见的自然界的生物缺乏了解,应该在今后学习中不仅要从课堂获得知识,还要从其他的渠道获得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