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哲学,问辩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在建设和改革中运用解读者高二十五班刘乂夫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和改革中运用主要矛盾(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1、矛盾具有普遍性2、矛盾具有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4、矛盾具有不平衡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和改革中运用主要矛盾(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历史回顾1956年党的八大上提出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判断,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探索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探索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1920年5月,当列宁读到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的经济》说道:“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1937年:毛泽东提出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概念。1956年: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表述为: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邓小平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江泽民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胡锦涛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是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思索。(四)社会主义新旧矛盾对比分析(1)、“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那些年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更高品质,更高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美好生活需要:人民需要更好的环境“美好生活需要”:人民需要更公平正义的社会呼格吉勒图案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认定18岁的呼格吉勒图是凶手,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于5天后执行。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之后启动追责程序和国家赔偿。“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完善成熟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新旧矛盾对比分析(2)、“落后生产力”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社会主义新旧矛盾对比分析(2)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仍处世界中游;还有4300多万人,渴望走出深度贫困;城乡之间、东西部间,发展落差仍然存在;社会矛盾与问题交织叠加,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小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在建设和改革中运用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