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描写手法诗歌常见写景方法:1、从修辞上: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等2、从空间上:远近、高低、仰视、俯视等等3、从动静上: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等4、从虚实上:实写、虚写、虚实结合等等5、从感官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等6、从正侧上:正面、侧面、正侧结合等等例1.阅读长诗《陌上桑》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人为了表现这种美丽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美丽动人。描写罗敷采桑的器具和鲜艳夺目的衣着打扮,从侧面映衬人物的美丽;极力描写行人的神态、动作,从侧面烘托人物的美丽。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例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的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参考答案】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的作用。二、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汩汩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赏析颔联写景特点: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3、动静关系概念:古代诗人常常用恰当的动态来衬托渲染,把动和静对立统一的情态摄入诗歌,使得诗中的人、事、景的动与静有机地结合,构成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有动,或动静相衬的和谐画面。分类: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4)客观为实,主观为虚(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4、虚实结合例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人激赏这首诗说:短短四句,凄美之极,令人怅惘不已。请从虚实相生这一角度,说说这首诗是怎样把读者带入凄美意境的。【参考答案】“去年今日”是虚景,“今年今日”是实景。虚景“人面桃花相映红”,十全十美;实景空余“桃花依旧笑春风”,怅惘顿生。以虚衬实,把读者带入无限凄美的意境中去。概念: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5白描(5)、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例7、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