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目标: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3、借助现实生活情境,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4、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教学用具:课件、小棒、计数器一、铺垫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今天老师把一些书带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让小朋友们帮帮老师,数一数,算一算老师这里有多少本书?在拿出来之前呢,我要先看看你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帮老师数清楚要是数错了就糟糕了。你敢接受挑战吗?1、送笑脸(出示口算题)2+3=5+4=3+4=6-2=7-4=9-4=2、我会填(课件出示)50里面有()个十;90里面有()个十;6个十是();1个十是()。师:真不简单,同学们都答对了!像50、60、90、10,这样的数我们叫整十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一)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1、教师出示例题一的情境图。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我们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10+20=302、合作交流,探究算法师:10+20怎样算呢?(1)同桌合作,交流合作;(2)可以借助小棒或者计数器;(3)交流展示,领悟算理。生1: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生2: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生3:计数器上20是用两颗珠子在十位上,加上10也就是在十位上添加1颗珠子,3颗珠子表示3个十,也就是30。生4: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生5:数的方法,10、20、30。……3、优化算法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以及计数器上表示的方法。1个十和2个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个十,是30。并随之板书:10+20=30↓↓↑1个十2个十3个十在计数器上表示。用计数器展示20+10的过程,十位上本来有两颗珠子,表示20,加上10也就是在十位上多放1颗珠子,那么十位上现在有3颗珠子,表示30。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二)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1、情景再现师:这里有30本新书了,数好以后,老师要把其中20本书抱走发给同学。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还剩几本书?师:问得好!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0-203、关注经验,以加明减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经验基础上交流30-20的算法。师:怎么计算30-20呢?生1: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生2:我是这样想的,30是3个十,20是2个十,3个十减2个十就是1个十,所以是10。生3:计数器上表示数,先表示30,十位上有3颗珠子,减去20,就是十位上少2颗珠子,还剩1颗珠子,就是10。生4:3-2=1,30-20=10。生5:我是用想加算减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20=10。……4、总结算法着重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30-10,3个十去掉2个十是1个十,是10。并随之板书:30-20=10↓↓↑3个十2个十1个十小结: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三、知识应用1.看图列式(根据图中的6捆铅笔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2.我会算出示4组算式:3+2=5+4=6-4=7-3=30+20=50+40=60-40=70-30=3.做游戏(1)看数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式6030(2)我说你答: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式四、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怎么想。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板书设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0+20=3030–10=20↓↓↑↓↓↑1个十2个十3个十3个十1个十2个十1+2=33-2=110+20=303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