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有0的除法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八小学于凤荣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3页例5、例6。课标要求:“商中间有0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能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及其应用。教材分析:“商中间有0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的数的计算。例5是其中“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要在商这一位上写0”的情况。在这一例题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和“除法的验算”内容。因此,在学习本例题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商中间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况,是除法计算法则的补充,也是这一单元的难点内容。关键是让学生亲历“0占位”的思维过程,为以后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或多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2.学生学习本内容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学中学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讲述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因此教学中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探索,在体验学习中理解算理。3.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浓,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自主探索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体会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能正确进行计算。2.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4.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关键是0占位及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设想: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我设计了动作教学的这一小环节,通过分糖果的这一动作展示,同时引出了“0÷3=?”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明确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引导探究,在对比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计算教学只有在感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才能形成真正的计算技能。3.本教案设计在教学了商0的除法后,出示例6,引导学生列式,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引出商中间有0的除法。学生在有计算除法经验的基础上,大多数都能比较完整地列式解答。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的计算方法。3.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0+80+120+300+5212-036-048-0120-03×012×026×062×0用一句话总结每一横行的计算规律。2.不用计算,判断下列题的商是几位数。523÷6468÷3583÷4326÷2【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口算、判断商是几位数的练习,既复习了旧知,唤醒了学生的知识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活动一:分糖果5块糖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0块糖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怎样列式?【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0÷3等于多少,我设计了动作教学的这一小环节,通过分糖果的这一动作展示,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活动二:总结规律考考你:0÷20÷50÷10观察后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质疑讨论:0÷0=?明确: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例举的方法认识0÷0商的不唯一性,突破教学难点。】活动三:探究商中间有0的除法情境:1.王衔3分钟跳绳309下,肖鹏4分钟跳绳408下。你认为谁跳得快?小组合作学习:(1)这两道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出结果,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2)观察你的计算结果,具有什么特点?说给同组听。(3)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想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