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英英学古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3、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学过古诗吗?谁能把学过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听吗?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学校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他奶奶听的。这篇新课文是——《英英学古诗》。二、解释课题,教题中生字1、“英英”是一位女小朋友的名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ying”,古诗的“诗”也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翘舌音“shi”。(领读课题两遍)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三、初读指导。1、看图。(1)出示图:图上有哪两个人?她们在做什么?(2)小结:画面上的意思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两个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种情况叫做对话。2、自学课文。(1)讲述对话书面表达方式。课文中表示说话人名字回与他说的话区分开,第一行“英英”指的是说话人,紧接着是英英说的话。(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3)检查学习情况:(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5)分段指名读、齐读。(6)分角色读对话。自读、同座二人分角色对读、指名二人对读各一次、分两个大组对读各一次。3、再读课文。要求:说说课文里英英和奶奶对话,英英说了几次?奶奶说了几次四、指导读好古诗(出示古诗内容):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齐读。过渡:下一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静夜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进入二年级以来,老师又教会了我们一些古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谁还想再来?老师起头,我们一起来背!(学生齐背一首熟悉的古诗)学会了这些古诗,你心里感到高兴吗?英英今天也学会了一首古诗,她学会的古诗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课(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谁来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了,如果认真读书,你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二、初读:请同学们端起书,自己读课文吧!读的时候做到:(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中的每一个生字的音。(2)努力把课文中的每一句话读通顺。(学生带着要求认真读课文多遍)三、检查初读:1、英英看到同学们读书这样认真,她想考考大家。(出示带拼音词语)谁来读?(指读1-2人次)谁想当小老师来领大家读?男生和女生分组比赛读。2、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英英有点不服气,她说去掉拼音你还能读会,那才算有本事呢!(出示去音节的词语)看看这些词语你还能认识吗?自己读读试一试!谁来读?开火车读。3、真聪明!英英不禁书起来大拇指。她又使出了一着,想难住同学们,同学们怕不怕?(指词语)看,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当中你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试一试(学生再读课文)4、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同学们听?(指读过程中注意正音)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5、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讲解课文)〔设计意途:教师以激励性、趣味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预习好课文,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四、讲解课文:1、哪个同学愿意把《静夜思》这首诗读一读?他读得怎样?(学生评价)老师相信学完课文后同学们会把课文读得更好!2、你是从哪里知道这首诗的意思的?谁愿意把这一段读给同学们听?课文中说:“地上就像铺上了一层白霜”。地上真的有白霜吗?“白霜”指的是什么?说明月光怎样?看到“白霜”你还有什么感觉?谁能说一下作者为什么把月光比做白霜?(引导:有着明亮月光的秋天的夜晚可能是哪一天?仲秋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样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里,如果让你一个人留在异地他乡,你会感到怎样?)李白把月光比做白霜,说明当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