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学期期考复习习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B.潮湿的衣服在空气中放置会晾干C.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迹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2.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氖B.锌C.氧D.磷3.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BCD4.2008年5月17日,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一种“含氯消毒液”。“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5.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金刚石D.氯化钠6.“喜旺”酸奶中含有乳酸,其化学式为C3H6O3。乳酸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乳酸是一种有机物B.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37.“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自来水厂给饮用水消毒,可使用硫酸铜C.做甲烷燃烧实验前,应先检验甲烷的纯度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8.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是溴酸钠(NaBrO3),溴酸钠对皮肤有剌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Br)元素的化合价为A.+5B.+4C.+3D.+19.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10.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A.过滤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B.工业废水若无色澄清就可以直接排入河中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丰富D.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11.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及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闻气体气味12.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13.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倒入石蕊溶液B.闻气体的气味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插入燃着的木条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2P+5O2P2O5C.铁和硫酸反应:2Fe+3H2SO4===Fe2(SO4)3+3H2↑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15.今年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大量植树造林B.大量使用塑料袋C.回收废旧电池D.节约用水16.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原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17.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B.通常状况下密度略大于空气C.在与其它物质的反应中大多表现出可燃性D.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18.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是很纯的铁B.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C.被腐蚀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D.炼铁的过程是把金属铁变成氧化铁19.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D.1.2g碳与3.2g氧气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20.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6B.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2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2.如右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发生火灾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D.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