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复习之热点]20世纪苏、美、中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改革,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下面就20世纪苏美中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作一专题复习,它包括: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苏联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和70年代末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重点难点精解】1、关于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其核心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此政策体现了苏俄领导人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这对中国建设有很大借鉴意义。我国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办事。2、苏联80年代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同点有哪些?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相同点:①背景同,都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阻碍了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目的同,都力图冲破生产关系的束缚,解放发展生产力;③性质同,都是社会主义改革;④手段同,都加强了市场调节作用;⑤内容同,都进行了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结果不同,中国的改革取得成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各种矛盾,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启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①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要重视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要采取正确的对策;⑤经济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等。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似之处?你有何感想?中国的改革与罗斯福新政最大的不同点是性质的不同,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革,一个是资本主义改革,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相似之处:①背景相似,都是国家处于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混乱之中,美国遭到最严重的打击,罗斯福在此情况下进行改革;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前,曾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动乱,国际上包括苏联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也未取得根本性的成效。②过程相似,都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采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罗斯福政府对国家加强干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企业经营责任制等。③结果相似,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国家干预政策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大大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感想:①任何国家和制度要想发展,必须根据国情进行改革,只有改革才有生产力的发展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③面对社会危机,决策者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走极端,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④我们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相关知识扩展】若将此专题中的时间限定于近现代史、国家不论中外,那还有哪些内容呢?有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甚至二战后,美、日、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等内容都可以考虑。【中考专项练习】1、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说的没有历史根据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B、李四:说得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2、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